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公司新闻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公司新闻
无人机飞控与主控指的是什么,各有什么作用?

无人机中的 飞控(Flight Controller) 和 主控(Main Controller) 是两大核心控制系统,分别承担不同功能,共同保障无人机的稳定飞行与智能操作。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作用与区别:


1. 飞控(Flight Controller)

飞控是无人机的“大脑”,专注于飞行姿态稳定、导航与实时控制。它直接处理传感器数据,并通过算法调整电机转速,确保无人机按指令飞行。

核心功能

  • 传感器数据融合
    实时采集并处理来自陀螺仪、加速度计、气压计、GPS/北斗、磁罗盘等传感器的数据,计算无人机的姿态(俯仰、横滚、偏航)、高度、速度、位置等信息。

  • 飞行姿态控制
    通过 PID 控制算法 或更先进的算法(如卡尔曼滤波),动态调整电机转速,抵消外界干扰(如风力),保持机身稳定。
    (例如:悬停时自动补偿姿态偏移)

  • 导航与路径跟踪
    根据预设航线或实时遥控指令(如上升、前进、返航),结合GPS/视觉定位数据,规划飞行路径并控制无人机按轨迹飞行。

  • 安全保护机制

    • 低电量自动返航(RTH)

    • 避障(通过视觉/雷达数据调整路径)

    • 失控保护(信号丢失时悬停或返航)

    • 电子围栏(限制飞行区域)

  • 通信协调
    与遥控器、地面站、其他模块(如云台、图传、iOSD)交互,传递指令和数据。

image.png

硬件组成

  • 主处理器(如STM32、ARM Cortex系列)

  • 传感器模块(IMU、GPS接收器、气压计等)

  • 电调(ESC)控制接口

  • 通信接口(UART、CAN、SPI等)

常见飞控型号

  • 开源飞控:Pixhawk、ArduPilot、BetaFlight(多用于DIY无人机)

  • 商用飞控:大疆A3/N3、零度X4、Freefly Alta(集成度高,适合专业机型)


2. 主控(Main Controller)

主控是无人机的“中央处理器”,负责整体任务调度、高级决策与外部设备管理。在复杂无人机(如工业级、自主飞行机型)中,主控与飞控可能分开;而在消费级无人机中,两者常集成于同一芯片。

核心功能

  • 任务规划与执行
    处理用户指令(如航点任务、拍摄指令),协调飞控、云台、相机等子系统协同工作。
    (例如:执行“环绕飞行+拍照”任务时,主控需同步控制飞行路径和云台角度)

  • 数据处理与存储

    • 记录飞行日志、传感器数据、媒体文件(照片/视频)

    • 运行SLAM(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)、AI避障等复杂算法。

  • 外部设备管理

    • 控制云台稳定与相机参数(变焦、快门)

    • 管理图传、数传、雷达、激光雷达等外设

    • 协调多机编队通信(集群无人机场景)

  • 人机交互与通信

    • 处理遥控器、地面站、手机APP的指令

    • 管理4G/5G、Wi-Fi、无线电等通信链路。

  • 能源管理
    监控电池状态,优化功耗分配(如飞行中降低非关键模块的供电)。

image.png

硬件组成

  • 高性能处理器(如Intel NUC、NVIDIA Jetson,用于AI任务)

  • 大容量存储(SD卡、SSD)

  • 多协议通信模块(4G、Wi-Fi、CAN总线)

  • 扩展接口(USB、HDMI、以太网)

常见主控类型

  • 集成式:大疆M300 RTK的“机载计算机”模块

  • 独立式:自主无人机常搭载的工控机或嵌入式计算机(如树莓派+飞控)


3. 飞控与主控的协同工作

  1. 基础飞行场景(如消费级航拍):

    • 飞控直接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控制电机,主控功能可能由飞控芯片兼任(如大疆Phantom系列)。

  2. 复杂任务场景(如测绘、巡检):

    • 主控负责任务规划与AI分析,生成飞行指令发送至飞控;飞控专注执行具体动作并反馈状态。

协作流程举例(自主巡检无人机)

  1. 主控接收任务:“巡检10个风力发电机,拍摄叶片照片”。

  2. 主控规划路径,避开禁飞区,通过数传发送航点至飞控。

  3. 飞控控制无人机按航线飞行,同时主控同步调整云台角度并触发相机拍照。

  4. 飞控实时反馈电池、姿态数据,主控根据剩余电量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。


4. 关键区别总结

特性飞控(Flight Controller)主控(Main Controller)
核心职责实时飞行控制与稳定任务调度、数据处理与全局管理
响应速度毫秒级(高实时性)秒级或更高(依赖任务复杂度)
典型硬件嵌入式微控制器(STM32等)高性能处理器(x86/ARM架构)
软件复杂度实时操作系统(RTOS)Linux/ROS(机器人操作系统)
应用侧重基础飞行、稳定悬停自主导航、AI决策、多设备协同

5. 为何需要两者分离?

  • 安全性:飞控专注飞行安全,即使主控故障,仍能保持基础悬停或返航。

  • 性能优化:飞控需低延迟,主控需高算力,分离设计避免资源冲突。

  • 扩展性:主控可灵活升级(如加装AI模块),不影响飞控稳定性。


6. 常见问题

  • Q:所有无人机都有独立的主控吗?
    A:消费级无人机通常将主控功能集成在飞控中;工业级或自主无人机因任务复杂,需独立主控。

  • Q:飞控和主控如何通信?
    A:通过串口(UART)、CAN总线或以太网,传递指令与状态数据(如MAVLink协议)。

  • Q:DIY无人机如何选择?
    A:入门可选开源飞控(Pixhawk);若需自主避障或AI功能,需额外搭载主控(如Jetson Nano)。


发布时间:2025-04-19  阅读:31 次  【打印此页】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gb0301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